第四讲:学步期和童年早期(下)
1、攻击性与整合
2、说“不”的能力
3、孩子的攻击性会增强,母亲是被攻击的中心。
4、分离个体化的时候,孩子处在两种拉力之间,一方面拉力要依赖母亲,一方面推力需要独立自主。这时他们是对妈妈爱恨交加的。在发展中,攻击是必不可少的。孩子在说“不”的时候,可以发展出自我明晰的感觉。孩子在不断的通过说不来发展他的自我意识来明确他的自我边界。说不的能力对儿童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。就是他知道怎么样去拒绝。他希望自己说不。孩子表现的很矛盾,试着去对抗大人。粘妈妈,攻击妈妈,他在试探。试图看见妈妈在这个攻击中能否存活下来,在表达爱恨中——妈妈不会离开孩子。
5、孩子会自然评估环境调整自己
6、纵容孩子是在破坏孩子的适应力。
7、儿童期孩子的攻击性是很微妙的。
8、小孩子偷东西,一是没有边界,大一点的孩子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攻击性。
9、父母也要对孩子说不,尤其一些高危游戏的制止。惩罚,情绪不能失控父母。不能愤怒的说不,要建立在理解上说不。
10、说谎是人的本能。保护自己,避免受到惩罚。
通过攻击表达我
11、掌握如厕——身体的所有权
语言与游戏
健康的自尊和超我发展
家长不要把自己干净的标准一下加给孩子、投射给孩子
控制是需要时间来稳定
12、现代医学要求不要去把屎把尿,让其自然发展。如厕的文化影响。
13、学步期:2~5岁
14、不拉大便,控制;2~3岁:宝贝、产出:屎和尿对孩子来说。
15、便秘——是极度控制的表现——反应家庭系统的关系。
沙盘:深度的位置的玩屎尿。拉屎拉尿是人最本能的非常原始的非常相关的东西。
16、语言
1~5岁对孩子语言的发展非常关键的。突飞猛进的时期。1岁对所有的语言都是很敏感的。
最终发展结果,多重语言环境下,和单一语言情况下。
动作到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感受——心智化的能力——用词语来表达——减少“见诸行动”的倾向——丰富内在的发展。内心的感受内心的发展。行动是最低级的。好好说话用语言的形式。
17、父母心智化的能力还不错的时候,父母会去弥补修复。
创伤后的退行时间不会很长
孩子有性别意识之后,异性父母要退出洗澡。
性别、性是文化的共同产物
羞愧与创伤
重要的永远是态度——父母传递出的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