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参考书:Murry Stein 《荣格的心灵地图》,与他人关系中的显露与隐藏:人格与阴影“章节
冯弗兰兹的文章《自行化的过程》中的”阴影的实现“部分,可在《人及其象征》中找到。
人格面具和阴影像双胞胎一样。阴影涉及到自我接纳。
过度认同人格面具会出现一个问题。一个人的人格面具有多光鲜,阴影就有多黑暗。
阴影想用它的方式控制意识:
诺伊曼:接受阴影不仅仅是承认它的存在然后再次压制它,还需要的是允许阴影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持续发挥作用,这样意识自我才能够从完美的基座上走下来,接受自己的不完美。当阴影不被视为个人的东西的时候,它就会以一种危险的方式变成集体问题。
在集体层面避免阴影产生的三种方式:
1. 高估集体的价值,牺牲个人的利益。个人意识会被偏向于群体意识,意识本身被贬低为一种工具,用来满足无意识的驱动。个人的反思空间会被轻视和贬低,会被压抑掉。个人无须与阴影进行搏斗,否认个人的一切努力。(民粹主义,虚无主义)
2. 高估和过于看重个人。如果个人过上美好的生活,社会和国家就会繁荣昌盛。(神秘主义 的个人扩张和膨胀)
3. 声称自己摆脱了所有道德价值观,去认同的是一些行为主义,或者功利主义的观点。个人不承担责任,也不会依据个人价值观去行事,而是按照功力主义的观点,此时,个人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都不重要了,人是对刺激做出行动。
旧道德:意识自我和人格面具是认同的。
新道德:人的心理既包含人格面具又包含阴影,既包含试图追求的东西,也包含尽量避免的东西。新道德是全面的,不仅考量到个人的道德状况,也考虑个人和集体的相互影响。新道德不仅考量意识的还考量潜意识的。个人的道德责任是由人的整体来承担的,而不是由意识自我来承担的。
John Beebe, 《德行深远》易经的第十二卦:否卦。
分三部分:否认阴影的存在,接受阴影元素的存在,整合阴影之后恢复完整性。
受伤的治愈者的原型,当咨询师意识到自己的阴影,再去倾听来访者,对于来访者而言会产生更多的影响。
wondeded healer -当我们和来访者去工作他们的阴影部分时,就会给来访者带来伤痛的体验,但这是使来访获得发展。
老师给的思考题:
1. 有没有可能没有阴影
2. 在中国文化中,阴影是如何在个体和群体中表现出来的
3. 在中国文化当中,影响人格面具和阴影发展的因素有哪些
4. 佛教开悟的思想是否表明阴影不是意识的必要功能。
阴影的危险在于它存在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,意识自我会被它控制、占据。